首页

学团工作

首页

学团工作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团工作 >> 学生工作 >> 正文

校园防骗宣传板

一、预防诈骗三原则

1、防范意识要提高,应答电话避圈套。

对于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信用卡密码(含三位验证码)、家庭成员组成等重要个人信息应做好保密措施。阅读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,应答陌生电话时,须有警惕心——不能因为事件凑巧,就误将骗子当熟人(朋友、同学,或孩子的班主任、科任老师),而主动吐露相关信息,让骗子知晓相关情况后反过来布下圈套,导致上当受骗。

2.家校联系不可少,遭遇情况先通报。

骗子可能利用“来电任意显软件”,冒充家人、熟人打电话让其汇款。

3.天上不会掉馅饼,遇有便宜别贪图。

莫名其妙中大奖,半路捡到金项链,陌生朋友心肠热……天上不会掉馅饼,千万不能贪图小利。

遇有紧急情况,要根据现场快速做出判断,除严辞拒绝外,是悄悄报警,还是大声呼救,是有讲究的。

二、校园常见骗术与防范措施

(一)利用手机信息诈骗

1、有一大学女生手提包被偷,里面有手机、银行卡、钱包等。20分钟后,她打通妈妈的电话,告诉自己被偷的事。妈妈惊呼:“啊,我刚才收到你的短信,问咱家银行卡的密码,我立马就回了!”她们赶到银行时,被告知里面所有的钱都已被提走。

2、某家长接到这样一条信息:“钱还没打吧?那张银行卡磁条坏了,就改打这个账号吧!注意:户主名为刘二强,别弄错啦”,该家长以为是孩子提示她交学费,就按信息账号汇出人民币1万多元。

【提示】不要在手机通讯录中暴露自己与联系人的关系,忌用“家电”、“爸妈”等称呼。一律用名字,字越少越安全。

3、骗子发送此类手机短信:“你好,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,请您暂时关闭手机三个小时。”然后,利用提前获取的学生家庭电话号码,假称同学、朋友或老师,声称学生突然发病或者遭遇车祸,向家长骗钱。

【提示】新生报到后要及时保存班主任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,并将其告诉家人。若接到此类电话,要让父母第一时间联络班主任以确认情况是否属实。

【防范技巧】

1.求证手机信息,汇款前与对方联系或约定,以免被他人设下骗局。2.遇到莫名其妙的信息随时删除。3.针对层出不穷的手机短信诈骗,为方便家长在紧急情况下核实信息真伪,建议同学们给父母留足备用号码。

(二)推销名义行骗

针对此种诈骗行为,学生应首先牢记天生不会掉馅饼,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几乎全是假冒伪劣;其次不可轻易让推销人员进入寝室,遇有推销行为应招呼同学支援,并立即向班主任或公寓管理员等举报。

(三)假冒学校名义行骗

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学生信息,然后以学校名义谎称学校收钱,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。嫌疑人可能还以学校老师的名义,给学生家长打电话,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,然后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。

(四)以邮寄包裹为名行骗

通常会有“邮政局紧急通知,你有一份包裹已到达,因地址不详无法投递,请速联系0756-12345678珠海邮局”的短信发到手机上。如果照着上面的电话打回去,她会让你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,然后告诉你说你的包裹里有毒品等非法物品,包裹已经移交公安局,请协助公安局进行调查。冒充警察的人会告诉你,你的身份资料可能已经被犯罪团伙利用,让你去银行柜台机安装一个安全保护系统,通过一系列操作后你银行卡内的钱将全部转入诈骗分子账户内。

【提示】应首先确定是否有人给你邮寄包裹,其次对于短信上给出的电话号码进行查询。不可报出个人信息,以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。

(五)利用情感(同情心、老乡关系等)来行骗

1、拉关系套近乎,骗取信任,寻机盗窃。有一位大二学生小王在火车上遇到一个“老乡”,非常热情,谈话时毫无防范将家庭及在校情况一一道出。半路上,那“老乡”因事下车,随即又乘车来到小王学校,自称是小王的好朋友。寝室同学根本想不到此人乃冒牌,热情接待留吃留住。第二天这个骗子瞅准寝室无人,将寝室现金及贵重物品洗劫一空。

2、“猜猜我是谁”式诈骗。

3、冒用他人身份或盗用他人QQ号,在其QQ好友及QQ群里诈骗。多以让代买游戏卡、代买手机充值卡、网银代付款及借钱等方式诈骗。

【提示】利用同情心行骗:编造悲惨故事骗取同情,记住路遇“困境中的人”,可帮助他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或报告保卫处,此招一出,真假立判。

(六)以中奖名义行骗

嫌疑人先拨打某一号段手机,不待对方应答即挂断电话,然后等待对方回拨电话,利用语音信箱发布虚假“中奖”、“彩码”类信息,继而巧立名目骗取群众邮寄中奖“手续费”、“公证费”、“税费”、“邮寄费”及“彩码”酬金,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。

【提示】世上没有一个公司会莫名其妙向路人发奖的。遇到腾讯、新浪等中奖信息,应及时去官网查询,确认是否属实。如遇到电话诈骗,应首先确认自己是否参与过抽奖活动,千万不可贪图小利,陷入连环诈骗活动中。

(七)骗子声称自己银行卡被盗,请求借卡转账,再以“我帮你操作”等理由骗得密码,最后用另一张卡调包。

【提示】街头遇到的此类求助者,往往是骗子,不可交出自己的银行卡,更不可泄露密码。

上一条: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启动会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
下一条:常见诈骗及防范

关闭